• 首页
  • 乐和彩时时彩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乐和彩时时彩 > 新闻动态 > 1956年,陈云不想当党的副主席,毛主席却说:我看他这个人很公道

    1956年,陈云不想当党的副主席,毛主席却说:我看他这个人很公道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59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    陈云是毛主席那一代党的领导团队里的关键人物,他在经济上特别有能耐,这在党内是出了名的。毛主席提起陈云,就简单说了一个字:“棒!”反过来,陈云夸毛主席的时候,说的是很有深意的话:“他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就。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两位大佬之间的那些事儿。

    1933年年初,28岁的陈云跟博古一块儿,悄悄地从上海溜达到了中央苏区。一到苏区,陈云就被眼前的新鲜事物给震撼了,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没法说。但更让他上心的是,这儿的干部老百姓,一提到毛泽东,那都是一个劲儿地夸。只不过呢,因为当时工作分得细,陈云和毛泽东没咋多打交道。后来陈云自己提起来这事儿,说:“没来苏区前,我对毛主席没啥了解,还听说他是‘机会主义’。可亲眼见了,看法就变了,觉得他还是挺有经验的。”

    1937年冬天,大概11月份的时候,王明和康生两个人坐着飞机,从苏联回到了延安。这次回来,王明心里那叫一个得意。他在苏联那边,靠着他的老师米夫帮忙,得到了斯大林还有苏联共产党里其他大佬的信任,职位一路升到了共产国际的候补书记。要知道,咱们中国共产党是归共产国际管的,所以王明就琢磨着,这回一回国,自己肯定就能当上咱们党的头儿了。

    王明在去延安的路上,特意绕道去了新疆一趟,还接上在那儿干活的陈云,两人一块儿回延安。王明这么做有他自己的小心思,他清楚毛泽东那边已经拉拢了不少干部,而自己刚到延安,认识的人不多。为了多拉点人站自己这边,他就想到了陈云。因为在30年代初,王明在上海做事的时候,跟那时候在中央的陈云挺熟的,他觉得陈云可能会挺自己当老大。

    王明一回延安,就老跟毛泽东意见不合,他还说啥都得听统一战线的,一切都得围着统一战线转,这想法可不对头。另一边,毛泽东主张咱们共产党在抗战里得自己拿主意,走自己的路。这两种想法一碰头,党内斗争自然就激烈起来了。王明一看形势不对,就自己去找陈云,想拉他站自己这边。

    王明猜错了,陈云可是个经历过很多革命斗争的老手。他从党以前的那些弯路里早就看明白了,王明的那一套在中国行不通,反倒是毛泽东的看法才是对的路子。所以,陈云直接跟王明说了,他站队毛泽东这边。

    没过多久,在一次中央的重要聚会上,毛泽东和王明又杠上了,两人争得不可开交。眼看这争论越来越激烈,就得看其他高层领导站哪边了。就在这时,有的党内同志想起了因病缺席的陈云,他们琢磨着,要不找人用担架把陈云抬过来,让他也投上一票。虽然最终陈云没能到场,但会议组织者还是特意去问了问他的想法。陈云的态度很明确:他站毛泽东这边,要是投票的话,他投给毛泽东。

    陈云那一票,对让毛主席当上领袖特别关键。他后来聊起这事儿说:“那时候,有人提议用担架抬我去给毛主席投票,但其实没那么夸张,我就是在病床上表明了支持毛主席的态度。”

    在那之后的好多年里,陈云始终站在毛泽东这一边,坚定地挺他,认可他的领导。1942年新年那天,中共中央在杨家岭搞了个新年聚会,陈云在会上很感慨地说:“咱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,都20多年了,啥大风大浪没见过,有过胜利,也栽过跟头。但现在回头看看,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咱们党找到了一个好带头人,大家也都认他,这个人就是毛主席。”

    新中国一建立,陈云就当上了中央管钱袋子的头儿,也就是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,负责全国的财经大事。在他的精心组织下,没用上一年时间,就把市场上的物价给稳住了,还成功地把国民党留下的通货膨胀乱摊子给收拾利索了。这可是新中国经济上打的第一场漂亮仗。毛主席对这事儿赞不绝口,说它的重要性,那可是一点不比淮海战役差。

    1956年8月份的一天,22号吧,党的七届七中全会开起来了,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给八大做些铺垫工作。在会上,毛主席提议让陈云同志来当党中央的副主席。可陈云呢,他却觉得自己干这个副主席不太合适,就说别考虑他了。毛主席听了这个,还专门讲了几句心里话:

    说到陈云同志,他有时候也会说这事儿不成、那事儿不顺。但我真心觉得,他是个挺好的人。他挺公正,挺能干,做起事来稳稳当当的,看问题也相当有远见。以前我对他可能还不太了解,但进了北京这几年,跟他一起工作后,我算是更懂他了。你别看他平时挺和气的,但他看问题可犀利了,一下子就能抓到关键。所以,我觉得陈云同志挺靠谱的。

    在八大结束没多久,紧接着开的八届一中全会上,陈云就被大家选为了中央副主席,还进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圈子,这样一来,他就成了我们党最开始那批领导人里的一个重要人物。

    虽然陈云心里非常敬重毛泽东,但他一直秉持着说真话、办实事的原则,坚持要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的地位。就像1954年2月份,具体哪天我记不清了,反正是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那会儿,陈云在会上讲了些挺直接的话:

    “永远怀念毛主席”这话听起来像是政治上的表达,但实际上,咱们心里都明白,毛主席不可能真的活一万岁。在这儿,四中全会上,我如果说毛主席不能永远活着,可能听起来有点不太对劲,但咱们都是讲实际、讲科学的人,得明白这个理儿。有的同志啊,觉得只要大家高呼“永远怀念毛主席”,党内就能一直团结,这其实不太靠谱。

    五十年代末那时候,虽然毛主席和陈云同志在怎么发展国家经济上有点不同看法,但毛主席心里还是经常挂着陈云同志。到了1965年开头,毛主席在听薄一波同志汇报工作的时候,聊起了1959年那会儿调整钢铁生产目标的事情,他讲道:

    1959年年初,大概是1月份吧,我找了几个人聊了聊,那时候陈云的想法挺靠谱的。他觉得公布数据的时候得往低调点,具体说了个数字,1700万吨。我听了觉得挺在理,就点头同意了。可没想到,他以为我不同意他的看法。从那以后,每次让他发言,他就开始自责。后来我们回到北京,到了6月13号,那个数字又调到了1300万吨。这些事儿得好好记着,得经常拿出来跟大伙说说,时刻提醒自己,千万别忘了。

    1962年夏天那会儿,陈云正在外地休息养身体,他听说安徽省搞了个新花样,就是“责任田”,还定了个规矩,就是“产量分到小队,田地定好产量”,结果1961年安徽省的收成特别好。陈云一听这事儿,乐呵呵地说:“管它是叫‘田地分给各家各户’,还是叫‘产量包给各户’,这都是特殊时候想的特殊招儿。”说完,他就打算赶紧回北京,跟中央和毛主席说说这事儿。

    不过说起“责任田”这事儿,那时候可真是挺棘手的,有人就提醒陈云,说最好别太着急,先别急着跟中央说。但陈云他老人家却说:“我管着全国的经济工作,得对党和人民有个交代,怎么能耽误事儿呢?”

    7月9号那晚,陈云跑到中南海,跟毛泽东聊了一个多小时的包产到户这事儿。当时,毛泽东啥也没说。但事后陈云才知道,毛泽东其实挺不高兴的,他还讲:“搞分田单干,那就是在拆农村集体经济的台,要把人民公社给散了,这就是中国版的修正主义,是关于咱们该走哪条路的大问题。”

    没过多久,中央在北戴河开了个大会,专门花了半个月时间来讨论“包产到户”这事儿,大家伙儿都纷纷发表意见批评。但奇怪的是,毛主席在整个会议期间都没点名批评陈云。等会议一完事儿,毛主席就给大家解惑了,他说:“陈云吧,他的看法是不对路子的,但他这人讲究组织原则,守规矩,他是在常委会上提的,没跑到外面去乱说。”

    在1969年的“九大”预备会议上,有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。毛泽东主席亲自为陈云“拉票”,他当着大家的面夸陈云说:“老陈啊,历史上他一直没变节过,而且在经济方面还有两把刷子,虽然有时候思想会偏右一点,但绝不是极右!”有了毛主席这番力保的话,陈云在后来的“九大”上自然也就顺利当选为中央委员了。

    1976年9月份的时候,9号那天,毛主席在北京过世了。这事儿让陈云心里头特别难过。他加入了给毛主席办丧事的那个委员会,并且还在11号、15号和17号这几天,自己亲自到灵堂那儿守着毛主席。

    改革开放刚开始那会儿,社会上和搞理论的人里头,老有人想全盘否定毛主席,说他的不对。陈云看到这种情况,直接站出来反对。1979年1月4号,他在中纪委头一回全体大会上讲了话,意思是:

    我们党从1921年开始建立,到现在已经快满58个年头了。中国共产党现在是执政党,而且取得了胜利,这都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功。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贡献说得很明白,他讲:“如果没有毛主席,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新面貌;没有毛主席,我们党可能还在艰难地摸索前行。”

    晚年时,陈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公正地看待和评价毛泽东过去的功劳,同时确保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维护。

    说说作者吧:我叫帝哥,是个90后的上班族,已经全职写作有两年了。这期间,我在好多自媒体平台上都发布过文章,有些还成了10万+的热门文章呢。要是你对自媒体、写作或者赚钱有兴趣,想要在下班后找点副业、兼职做做,增加点收入,那就来搜搜我的公众号“帝哥聊历史”吧,咱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,共同进步。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